作为新手妈妈,初为人母的喜悦与未知的挑战交织在一起。宝宝满两个月时,按照预防接种的计划,我们带着宝宝去接种脊灰疫苗。下午两点多,我们发现宝宝发烧了。面对小小的他,我们不能给他打针也不能吃药,只能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。
尽管我们尝试了一个小时的温水擦拭,但宝宝的额头依然热得让人担忧,而腋下的温度则相对较好控制。我们急忙前往社区咨询,宝宝的体温已经升至38.2度。社区医生建议我们购买布洛芬美林并使用退热贴。服用后,宝宝的体温有所下降,但晚上再次烧了起来,让我们整夜无法安睡。
第二天,我们带着宝宝紧急赶往医院。医生开具了头孢,并建议我们让宝宝住院观察。家婆认为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,能吃能睡,于是我们选择回家观察。我们回家后,每隔一小时就为他量一次体温,经过一天的悉心照顾,宝宝终于康复了。
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,孩子在接种疫苗前如有不适,一定要推迟接种。面对宝宝发烧,我们要冷静处理。在38度以内的发烧,我们可以选择物理降温;若体温超过这个范围,应及时就医,避免反复发热对宝宝的大脑产生影响。
医生的住院建议是基于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的,而对于我们这种新手家长来说,面对复杂的疫苗选择,我们选择了自费接种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在学习和成长,希望能为宝宝提供更好的保护。各位家长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,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可以分享吗?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