曼玲粥店:从卫生风波到品牌重塑的挑战
一、卫生事件的爆发
2021年3月,福州的曼玲粥店陷入舆论的风暴中心。一则消息震惊了公众:该店竟然将顾客吃剩的排骨回收用于煮粥,而且店员存在徒手抓食材、操作台吸烟等令人震惊的违规行为。这一事件迅速发酵,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。
监管部门迅速行动,对涉事门店开具了责令改正通知书,并通知外卖平台将其下架处理。这一举措在南京的30余家门店中产生了连锁反应,订单骤减,部分门店不得不暂时停业进行整顿。
二、武汉门店的困境
时隔两年,2023年3月,武汉的多家曼玲粥店也陷入了类似的困境。消费者投诉称外卖中出现了虫子、塑料等异物。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:生熟食混放,店员徒手抓取食物。这一事件再次将曼玲粥店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涉事门店再次被责令停业整顿,但这次并未明确提及平台下架措施。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品牌发展的巨大隐患。
三、后续影响与品牌动态
到了2024年7月,一些加盟商因经营困难,开始在贴吧发布门店转让信息,并提及总部对转让资质的限制。这一时期,曼玲粥店尝试通过公益活动改善品牌形象,如捐建乡村儿童操场等,但这些努力似乎并未直接缓解平台下架事件带来的影响。
自2021年福州卫生事件以来,曼玲粥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平台下架行为主要是监管部门与外卖平台联动执行的结果。尽管品牌后续尝试调整经营模式,推出全时段运营、优化产品等措施,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是其发展的最大隐患。品牌需要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,进行持续的品牌形象重塑和消费者信任的建立,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