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民俗文化 >

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

编辑:民俗文化 2025-05-01 07:25 浏览: 来源:www.dianyingr.com

在广袤无垠的西北高原上,秋高气爽,长空高阔,云层疏淡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毛泽东以深情的笔触写下了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这首词作。首句“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”,像一幅生动的画卷,展现出了北国清秋之景的壮丽与辽阔。

在这句词中,意象丰富,画面感强烈。“天高云淡”四字,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那片苍茫大地,仿佛听到了他们的歌声和口号声。这种景象,既表达了红军长征后的豁达与昂扬的心境,又隐含着对南方革命根据地的眷恋和思念。

而“望断南飞雁”则更是情深意切。在这里,“望断”二字,表现出诗人极目远眺,一直看到视野的尽头。南飞的大雁,既是季节的使者,又象征着团结奋进的红军。这里,诗人借大雁的意象,表达了对南方战友的深切思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。

这首词作于1935年10月,当时中央红军突破围剿,即将抵达陕北。六盘山是长征途中的重要一站。这句词,既是对长征胜利的回顾,也是对后续征程的展望和鼓舞。在此背景之下,全词融情于景,刚柔相济。以景语开篇,通过疏朗的秋景与深沉的凝望形成强烈的对比,既烘托出革命者的坚定意志,又流露出对过往斗争历程的追忆。

下阕的“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”,进一步呼应了前句的意境和情感。红旗翻卷,象征着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,也表达了革命必胜的信念。整首词,既有豪迈的气概,又有深情的情怀,令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和信念。

这句词以生动的画面、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,展现了毛泽东和红军的革命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革命斗争的艰辛与辉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