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身份概述与基础参数
隶属于中国渔政东海总队的这艘威武之船,总长129.82米,型宽17米,满载排水量5872吨。它,就是我国目前吨位最大、性能最先进的渔政船之一,由海军“李四光”号测量船改装而来,巡航航速15节,最大设计航速更是高达18节,续航力长达15000海里,具备60昼夜的自给能力,抗风力可达12级。
二、历史演变与使命传承
让我们追溯这艘船的历史。它的前身是在1978年建造的“中国渔政23”号。在2000年,它更名为“中国渔政206”,开始承担专属经济区的巡航任务,守护海底光缆,参与军演扫海等。虽然它在2012年宣告报废,但它的舷号被保留至2014年。而在2012年12月11日,新一代渔政206船正式入列,其核心任务是赴东海执行护渔维权任务,包括毗连区的常态化巡航、观察记录外国船舶的活动,以及保护渔民权益和维持渔业秩序。在2025年1月,这艘船曾遭遇一次争议事件,日本称该船“漂进”其12海里海域。对此,中方坚决回应并强调主权,随后启动引擎离开争议水域。
三、现状与发展动向
至于这艘船的现状,我们得知,早期版本的“渔政23”号在退役后于2018年被捐赠给上海海洋大学,现在作为文博设施用于海洋文化教育,位于该校的龙舟码头。而新一代渔政206船仍然活跃在东海,承担着专属经济区的巡航和海洋权益的维护职责。
四、战略意义与深远影响
这艘渔政船的存在不仅提升了我国专属经济区的执法能力,而且对于保护渔民安全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。它的部署和存在,无疑是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,也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。这艘船的故事,不仅是一部船只的历史,更是一部关于坚守和保护的故事。